某次治療時他說起前晚作的夢。「我夢到我們在作治療,就在這個房間。我們正在談話,你的電話響了,你竟然接了,還講很久,把我晾在一邊。我很生氣,這是我的時間,你怎麼可以接別人電話!」

嗯,你很生氣我把屬於你的時間給了別人。

他深吸一口氣繼續說,「其實我知道你很專心跟我談話,沒有把我丟在一旁。但是其它的時間呢?我常常想起你。你有你的生活,也一定有別的個案,我只是其中之一」他的聲音愈來愈小。

文章標籤

黃君瑜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Feb 04 Wed 2015 23:25
  • 解夢

有一段時間個案工作陷入瓶頸,十分苦惱。個案提起近日作了一個夢,夢中他獨自駕車沿著濱海公路行駛。一路上車子不多,又有碧海藍天為伴,心情極好。突然眼前出現一個大彎道,他猛然轉彎嚇出一身冷汗,心想差點就掉到海裡了。

個案由此夢聯想到自己對轉業的焦慮。他考慮離開不喜歡的工作,但是換工作真的會更好嗎?雖然不滿意現在的工作,但是收入穩定、工作內容熟悉,換工作則有很高的不確定性,如同夢中的大彎道,換了工作是能平穩的轉過去或是掉到海裡?萬一掉到海裡該怎麼辦呢?

 

夢境的內容包含兩個層次,顯性內容與隱性內容。顯性內容是作夢者描述的夢境故事、畫面,像是個案所描述開車在濱海公路上的場景。隱性內容則是夢的深層意義。佛洛依德認為夢是通往潛意識的道路,亦即比起意識清醒時,夢更接近潛意識。夢所表達出來的往往是潛意識的壓抑與表達之間的妥協。透過個案對夢的聯想,我們得以揭開夢的層層保護與包裝,讓潛意識的意念與衝動浮現。藉由這個夢,個案更清楚感受到內在的焦慮。接下來,即可針對此焦慮繼續進行治療工作。

文章標籤

黃君瑜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社工師的記錄清楚地記載Betty從出生到被領養的過程。記錄上寫明她的出生日期、出生時的身長、體重,強調她是足月生、正常健康的嬰兒。出生後一週,Betty被送到第一個寄養家庭,初期有吐奶的問題,調整配方後可正常進食。兩個月後因第一個寄養媽媽要去度假,Betty被安置到第二個寄養家庭。Betty適應得很好,沒有再出現任何餵養問題。到她兩個半月大時,她被Bjorklund夫婦領養,改名Sally。

Sally撰文回顧自己的生命歷程,坦言被領養的經驗對她有重大影響。她在文中提到,多年來她心中有許多疑問,父母為什麼不要她?母親甚至沒有告知社工她生父的姓名?第一個寄養媽媽當時負有養育她的責任,竟然為了度假把她送走,這是什麼樣的母親!?Sally與其它被領養的孩子交談  得知,他們被領養時通常會被告知一個幸福版的故事:他很特別,養父母好喜歡他,他正是他們所期待的小孩。社工的記錄中反覆強調她是正常健康的小孩也是為了讓她能順利被領養。長大後她看清幸福版故事沒有說的部份—她之所以成為養父母想要的孩子是因為某(些)人不要她! Sally想像養父母來到孤兒院,一排排的嬰兒等著被揀選,Sally因咧著嘴笑討人喜歡而被挑中。到了青春期,她常和養父母爭執,此類想像帶來強大的罪惡感,「他們當初可是挑中了我呀,我怎能跟他們唱反調呢?!」

不孕的夫妻往往因為沒有自己的小孩而有強烈的失落感與哀傷。Sally常想,養父母在領養她之後已平復失落與哀傷,還是依然想要有自己的血脈?她沒有血緣相近的親屬,沒有和任何人長得像,她不知道自己的相貌與喜好是從哪裡遺傳來的,這一點讓她從小就覺得自己和同伴們不一樣。

她的確和大部份孩子不一樣,她的生命從連續三個失落事件開始-失去生父母、第一個及第二個寄養媽媽,然後來到一對不孕的夫妻身邊,三個背負失落經驗的人組成一個家庭。這些經驗經常是家庭的秘密,包藏在幸福版的故事之中。可惜幸福的包裝終究會被掀開,人們需要面對真實的經驗與感受才能獲得成長。

文章標籤

黃君瑜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