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社工師的記錄清楚地記載Betty從出生到被領養的過程。記錄上寫明她的出生日期、出生時的身長、體重,強調她是足月生、正常健康的嬰兒。出生後一週,Betty被送到第一個寄養家庭,初期有吐奶的問題,調整配方後可正常進食。兩個月後因第一個寄養媽媽要去度假,Betty被安置到第二個寄養家庭。Betty適應得很好,沒有再出現任何餵養問題。到她兩個半月大時,她被Bjorklund夫婦領養,改名Sally。

Sally撰文回顧自己的生命歷程,坦言被領養的經驗對她有重大影響。她在文中提到,多年來她心中有許多疑問,父母為什麼不要她?母親甚至沒有告知社工她生父的姓名?第一個寄養媽媽當時負有養育她的責任,竟然為了度假把她送走,這是什麼樣的母親!?Sally與其它被領養的孩子交談  得知,他們被領養時通常會被告知一個幸福版的故事:他很特別,養父母好喜歡他,他正是他們所期待的小孩。社工的記錄中反覆強調她是正常健康的小孩也是為了讓她能順利被領養。長大後她看清幸福版故事沒有說的部份—她之所以成為養父母想要的孩子是因為某(些)人不要她! Sally想像養父母來到孤兒院,一排排的嬰兒等著被揀選,Sally因咧著嘴笑討人喜歡而被挑中。到了青春期,她常和養父母爭執,此類想像帶來強大的罪惡感,「他們當初可是挑中了我呀,我怎能跟他們唱反調呢?!」

不孕的夫妻往往因為沒有自己的小孩而有強烈的失落感與哀傷。Sally常想,養父母在領養她之後已平復失落與哀傷,還是依然想要有自己的血脈?她沒有血緣相近的親屬,沒有和任何人長得像,她不知道自己的相貌與喜好是從哪裡遺傳來的,這一點讓她從小就覺得自己和同伴們不一樣。

她的確和大部份孩子不一樣,她的生命從連續三個失落事件開始-失去生父母、第一個及第二個寄養媽媽,然後來到一對不孕的夫妻身邊,三個背負失落經驗的人組成一個家庭。這些經驗經常是家庭的秘密,包藏在幸福版的故事之中。可惜幸福的包裝終究會被掀開,人們需要面對真實的經驗與感受才能獲得成長。

這是精神分析師Sally Bjorklund的生命經驗,可能也是眾多被領養孩子的。不要讓他們知道自己是被領養的就好了? 恐怕沒有這麼簡單。Sally Bjorklund引述Bowlby(1980)的研究,若孩子年幼時失去父母中某一方,活著的父/母要是能以開放的態度與孩子談論此事孩子會有較好的適應;反之,若父/母不能開放地幫助孩子面對,孩子比較容易出現心理困擾。或許,Sally是在告訴我們,開放的態度、愛與陪伴是幫助孩子最好的方法。

IMAG0061.jp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黃君瑜臨床心理師 的頭像
    黃君瑜臨床心理師

    關於那些看不到與說不出的:心理治療的箇中三昧

    黃君瑜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