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從心理學看人生 (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日前在一場座談會上詢問聽眾,你們大學的導師為你們做了什麼?有些人說,請吃飯,更多人搖搖頭,表示導師沒有做什麼。真的嗎?導師除了請吃飯,沒有別的功能?

導師之導,教導、引導、導正。功能當然不只是請客,甚至,我們該想想,導師的功能該包含請客嗎?導師為什麼要請學生吃飯?學生有需要這幾頓飯嗎?

很多人說,請客是為了吸引學生來。吸引學生來幹嘛?認識他們、讓他們問問題。問題來了,學生為什麼不主動找老師問問題呢?學生很被動啊!如果學生很被動,導師也可以主動出擊,激發他們更多的思考與行動。

我當導師的那幾年,我觀察各年級的學生需要什麼,根據他們的需要安排活動。例如,大一新生需要認識環境,包括就讀科系及整個學校。那些五花八門的社團不用老師介紹,學生會主動去探索。需要導師介紹的是容易被學生忽略、但很重要的部份—像是圖書館、系上課程設計等。於是,我向學生說明系上各領域的課程(縱使公佈在系網頁,真正去看的學生極少),解釋將這些課程安排在不同年級、必修或選修的理念,繼而說明如何根據自己的興趣選課,或者尚未有明確興趣的人,如何藉由選修不同領域的課探索自己的興趣。我也邀請圖書館員介紹圖書資源與資料庫查詢等功能,讓學生了解並善加運用。諮商中心也可以到教室為全班實施多項心理測驗,再由心理師解說,協助學生了解自己的個性、人際關係問題、或者檢視其學習策略與技巧,以增進學習方法等。到了三、四年級,很多學生關心未來的出路、要不要唸研究所、要不要補習等,傾聽學生們的擔心、分享自己的觀點、引導他們作全面性的思考再作決定。

黃君瑜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日前開車時聽廣播,節目主持人正在談論一件以大學生為主角的新聞事件,受邀來賓提及此名學生時,頻頻以「這孩子」稱呼他。來賓不是此名大學生的父母,所以他口中的「這孩子」不是指「他的孩子」,而是把此人當小孩來看待。

前述情況並非特例把大學生當小孩的態度正充斥在大學校園裡:學生常翹課,所以學校要求老師點名;學習狀況不佳,學校定期將學生成績及出席狀況通知家長;學生不參加導師課,導師請吃飯以吸引學生出席;學生因睡過頭錯過考試,教官建議他們儘快就醫取得證明並准假;家長表示孩子沈迷網路遊戲,要求學校半夜關閉網路,類似情況不勝枚舉。

這些作為反映校方與家長對待大學生皆抱持一種態度學生自己作不到的,就由別人(校方、教師、家長等)來介入管理。其中值得思考的問題是大學生還是小孩嗎

我們對小孩或成人的能力與責任有不同的期待。簡言之,成人要有一定的理解社會運作與為人處事的能力要能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而小孩被認為是心智能力尚未發展完成的容易犯錯因而該被包容原諒的。

黃君瑜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你知道孩子沒自信、不喜歡自己,你會怎麼做?很多人會出於善意的稱讚他,希望藉此讓孩子看到自己的優點,進而悅納自己。這種直覺式的作法是否有效?

心理學家進行一系列的研究,將稱讚的方式區分為針對「個人特質」與針對「作業歷程」兩大類。結果發現一般人在得知孩子低自尊時,會更常稱讚其個人特質(例如:你很聰明!),但對高自尊的孩子給予更多作業歷程方面的稱讚(例如:你很努力!)。當孩子被肯定其努力,在他們遭遇困難時,傾向堅持下去突破困境,較不容易放棄。而那些被肯定個人特質的孩子反而在碰到困難時很快放棄,不願面對挑戰,相對地,其自我價值感較低。

為什麼不同的稱讚方式對孩子有不同的影響?大人稱讚的面向代表其在意的面向,你稱讚孩子聰明反映出你希望孩子聰明,肯定他努力表示你在意他努力與否。孩子從你口中學會什麼是重要的,然後把它內化為他的價值觀,並且以此來定義自己。所以被稱讚聰明的孩子希望每次表現好,而且他的好是被你歸因為聰明所致。問題是,孩子聰不聰明不是他自己可以決定的,努力才是。所以想表現聰明的孩子很怕失敗,因為一旦失敗就表示他不聰明了,他沒有聰明到可以所向無敵,他就不是你期望中的樣子,這會造成很大的挫折感。

低自尊的人無法確定自己的價值,往往須仰賴他人的評價來界定自己,因此他們比高自尊的人更在意他人評價。曾經得到過「你很聰明」的稱讚,使得他們更傾向採取自我保護策略,不敢接受挑戰,他們會告訴自己與別人「我沒有成功是因為我沒做,不是因為我笨」,比起追求成功,他們更擔心失敗。不做至少可以維持一種想像-「如果我做,就會成功!」

黃君瑜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下班途中會經過一家小麵館,每到用餐時間都大排長龍,令人好奇究竟是何等美味。某日下午路過此店,過了尖峰時間,店內只有兩三桌客人。我想正好趁此良機嚐嚐,才踏入店內,老闆就滿臉笑容親切地高聲招呼「歡迎光臨!」我反射性的點點頭,霎時我楞了一下,老闆身著白色背心,露出的上身及雙臂佈滿刺青印記,猙獰的圖案恰恰與老闆的表情形成強烈的對比。

老闆送上我的麵之後,忙著收拾碗盤。隔桌的兩位女士本來聊得開心,突然其中一人開口「頭家,你以前混黑道喔?」我倒抽一口氣,心想歐巴桑真是膽大包天。想不到老闆很乾脆的回答「對呀!」同時朝後面穿著制服洗碗的國中生看了一眼說「是他讓我變好的」。國中生聽到老闆的話轉頭笑了一笑。

老闆把髒碗盤擺進水槽,洗了手,轉身從冰箱拿了啤酒,坐到女士旁,看來是要開講了。原來老闆年紀輕輕就輟學混幫派,當時他認為出人頭地的方式就是當「大哥」,憑著他的狠勁很快就掙得一席之地,有錢有權讓他感覺自己是個事業成功的男人。然而不斷進出監獄,讓家人傷透了心。好幾次母親的眼淚喚起他走正途的念頭,但是礙於失學已久缺乏一技之長,又不願意放下大哥身段賺辛苦錢,還是又走回歧路。

七年前老闆再度入監,這一次有了與往常不同的心情。他很想念大哥的兒子,正是這位幫忙洗碗的國中生。在他短暫獲得自由的時光,這孩子常在他身邊叔叔長叔叔短的,要叔叔教他騎腳踏車、陪他打籃球、還老愛坐在叔叔腿上看電視,孩子的單純善良澄淨了叔叔的心。他想,這孩子會怎麼看待這個叔叔呢?生長在公務員家庭的小孩會不會不願意讓別人知道有個坐牢的叔叔?想到這裡他冷汗直冒,深怕自己傷了這孩子的心。老闆不好意思的說,父親的心死母親的眼淚都沒有真的打動他,反而是姪子拉他回歸正道。

黃君瑜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朋友抱怨先生常常買太多不必要的東西,比如前一天下午兩人外出採買時嘴饞,想吃一點點心。先生眼尖看到路邊有賣水煎包,興沖沖地下車去買竟然提了八個回來!朋友很錯愕地問他,「兩個人吃買這麼多?」先生回答「買太少不好意思!」朋友翻著白眼數落先生,「說好只吃一點的,買那麼多吃不完堆在冰箱,丟掉浪費,不丟又常吃隔夜的食物,搞不懂他在不好意思什麼?!」

買太少不好意思是怎麼回事呢?想必是怕人覺得他小氣,所以要擺個派頭多買些,讓人家覺得他出手大方,是個大客戶,說不定還獲得格外尊崇的對待。不過,從現實面來看,老闆會因為你多買幾個水煎包對你另眼相看嗎?又不是真的豪氣到讓老闆可以提早打烊開心數鈔票!話說回來,買一個兩個的顧客多得是,老闆會在心裡對每個客人點名作上小氣的記號嗎?就算會,萍水相逢何須在意別人的看法,卻忽略太太的抱怨?

說穿了,關鍵不在於別人如何看待你的行為,而在於自己想像別人會予以評價。因為想像別人會隨時對他的行為品頭論足,而自己又希望給人留下好印象,所以就順著自己的想像來行事。想像自己多買點,就會讓自己看來很大器。一旦在想像的他人心中留下好印象,同時也滿足了自己的虛榮心,大方、有派頭,像個大老闆之類的。需要在外顯行為上營造形象的人往往在內心並不確定自己是這樣的人,所以常常要從與他人的互動中去確認自己。怕人家以為我小氣就多買一些、不想被當軟柿子就凶悍些,既向眾人也向自己宣告我是什麼樣的人。

朋友問怎麼改掉先生的壞習慣,我反問她,「多買一點會影響家庭經濟嗎?」「不會。」「那花點小錢讓先生有感覺良好的機會又何妨,就像你也做臉按摩亂買包,睜隻眼閉隻眼吧!」如果有經濟壓力呢?那就把吃不完的水煎包塞進便當盒裡當他隔日的午餐啊!

黃君瑜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或許大部份的學生都曾經這麼想,「我要更用功」!想著想著某天突然下定決心,排好接下來一整個月的讀書計劃,燃起鬥魂依計劃讀了一天、兩天、三天,然後開始想念和同學逛夜市、破關拿寶物、在臉書毫無目的點擊每個紅1的時光。此時很可能會告訴自己,我很認真的讀了三天,應該可以休息一下。不令人意外的,休息了不只一下,等到考試將屆才又拾起書本,再度懊惱自己臨時抱佛腳。直到發考卷就會再立志更用功,啟動下一輪的計劃、讀書、破功的循環。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我們先來想想為什麼要更用功?「因為大人說用功才會有好成績,未來才有前途,所以我應該要更用功。」好的,你接受了大人的論點,也以此要求自己。可惜那些所謂應該做的事,如果沒有伴隨著處罰,就只能仰賴各人的道德良知主導,人們通常不會只因為「應該做某事」而做,不然就不會有人違法犯紀了。 

人們會做某件事通常是因為可以從做此事得到一些好處,有甜頭可嘗,不做某事是因為做了有壞處、或者要付出太高的代價。以此來看學習行為,臨時抱佛腳的習慣是怎麼養成的?或許你認為平時讀書的習慣能學得紮實,但是臨時抱佛腳也都過關了,不是嗎?考前才讀書也能及格甚至考得不錯,自然強化此種學習行為;就算被當掉,會怎樣嗎?重修就好!如果平時就讀書,要忍受讀書的孤獨、枯燥,犧牲各種娛樂;看看那些很用功的同學每天讀書也只比我多幾分而已!我才花一點點時間就考過表示我很聰明啊!相信自己不用花那麼多時間讀書被用來支撐你的自信!你在心裡默默計算著不同行為的利弊得失,然後很「精明」的選擇了比較輕鬆又沒有太大壞處的「臨時抱佛腳」。在此情況下,你所謂的應該更用功沒有扭轉你心中的計算,所以改變只是三分鐘熱度,撐不了多久又回復原本的行為模式。 

重覆此種循環的人不妨問自己,努力學習到底對自己有什麼重要性?想要學什麼?為什麼要學?因為「別人都這樣」或「老師/父母要你做」之類的理由不足以讓你甘願做。找到為自己學、為自己做的理由才能打從心裡驅動你的行為。陷在前述循環的人說穿了,問題出在不是真心喜歡讀書吧!?如果真心喜歡,埋首學習就有立即的酬賞-滿足求知慾、豐富你的心靈,不需要寄望虛無縹緲的未來前途。 

文章標籤

黃君瑜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大學任教多年,數不清有多少學生問過我這個問題「我要不要考研究所呢?」。學生們普遍的想法是,拿了碩士學位比較好找工作!別人考研究所,我不知道大學畢業要做什麼,就跟著考吧!在我看來,「要不要考研究所」根本是個假問題!

怎麼說呢?考研究所一定要選擇考那一個所,所以應該先考慮自己的生涯方向,要將自己投身於那一項專業。例如法律、財經、心理、文學、生科或其它。先選專業,再考慮在特定的專業領域,拿碩博士學歷是不是會增加專業能力與就業優勢,再決定要不要讀研究所。很多學生反其道而行,先決定要跟著別人考研究所,再選擇考那個所,完全本末倒置。如果學生對臨床心理學有興趣,期盼未來能成為臨床心理師,那麼依心理師法規定臨床心理學碩士才有應考執照的資格,考碩士班就是必經之路。若是想當社工師、律師、營養師等專業人員,大學畢業就可以考照,研究所學歷就非必要條件,當然個人希望在專業上有所精進,進研究所就是一項選擇(但不會是唯一的選擇,職場上也有很多提昇專業的管道)。

在生涯諮商的歷程中,通常我們會鼓勵個案想得更遠,像是希望自己在三十歲、四十歲、五十歲過著什麼樣的生活,根據對未來的想像來思考怎麼從現在的狀態逐漸接近未來的目標,未來的藍圖愈清晰愈有助於自己的生涯規劃。在想像的過程中也會讓個人更清楚自己的生涯價值,比如說你想要賺很多錢、想要從事令人尊敬的工作(多金和令人尊敬未必劃上等號)或者想要收入穩定風險低的工作等。價值觀沒有對錯好壞,重要的是清楚自己重視的是什麼。很多人因為在乎別人的眼光進了熱門的科系或行業,到頭來發現擁有財富與地位未必換到滿足,才領悟到這些外在的條件不足以抵消工作的煩悶無趣。

這兩年考研究所的人少了,因為大家發現唸碩士未必有較好的出路與收入;社會經濟好時考公務員的人變少,經濟不好時考的人變多。這些都反映大家在選擇生涯時會受到大環境的影響。究竟在考慮生涯方向時要將環境因素放在多重要的位置?以教師工作為例,很多人認為受到少子化的因素,未來教師職缺會減少,所以以教師為志向很可能找不到工作,所以刪去此選項。即使如此,隨著師生比提高以及每年會有退休或離職的教師,新進教師仍有進入職場的機會。對於教育工作懷抱熱情的人,是不是能夠有強烈的企圖心、強化自己的競爭力,讓自己成為贏得職位的人呢?

文章標籤

黃君瑜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剛過完年,有些人覺得年假太短,希望有更多時間與家人相聚;有些人恰恰相反,收假反而大大鬆了口氣。

過年,是華人文化傳統中團聚的日子。離家在外的遊子,趁著過年返鄉與家人團聚。這傳統既反映著連繫家人情感的期待,也潛藏著約束與要求。

家庭氣氛和樂的,自然期盼著難得的長假,好與家人共度美好時光。可惜,不是每個人的家都幸福美滿,許多人對家有著複雜糾結的情緒,回家成了沈重的負擔。可以不回家嗎?除非有很好的理由,否則不僅要面對家人與旁人的質疑(不知那些旁人憑什麼認為自己可以質疑別人?!),自己內心也會背負強烈的罪惡感,來自內在與外在的壓力使得對家庭情緒愈糾結的人愈沒有不回家的自由。

那些不願回家的孩子,也曾經渴望父母親溫暖的懷抱,想得到父母的愛與肯定。他們不是一開始就指責父母的不是。孩子在經歷生理或心理的匱乏時,通常會先以為是自己不夠好才得不到父母的愛。很多人嘗試過努力獲得父母的認同、討父母歡心,做個「父母親心目中的好孩子」,若能得到愛或許他們就會能多肯定自己一點。然而,因著一些或許自己都  不甚了解的原因,一而再的努力都是徒勞,只好帶著失望、挫折、孤單、以及罪惡感遠離家庭,內心微弱的期盼著拉開距離可以減輕彼此的傷害。

文章標籤

黃君瑜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社工師的記錄清楚地記載Betty從出生到被領養的過程。記錄上寫明她的出生日期、出生時的身長、體重,強調她是足月生、正常健康的嬰兒。出生後一週,Betty被送到第一個寄養家庭,初期有吐奶的問題,調整配方後可正常進食。兩個月後因第一個寄養媽媽要去度假,Betty被安置到第二個寄養家庭。Betty適應得很好,沒有再出現任何餵養問題。到她兩個半月大時,她被Bjorklund夫婦領養,改名Sally。

Sally撰文回顧自己的生命歷程,坦言被領養的經驗對她有重大影響。她在文中提到,多年來她心中有許多疑問,父母為什麼不要她?母親甚至沒有告知社工她生父的姓名?第一個寄養媽媽當時負有養育她的責任,竟然為了度假把她送走,這是什麼樣的母親!?Sally與其它被領養的孩子交談  得知,他們被領養時通常會被告知一個幸福版的故事:他很特別,養父母好喜歡他,他正是他們所期待的小孩。社工的記錄中反覆強調她是正常健康的小孩也是為了讓她能順利被領養。長大後她看清幸福版故事沒有說的部份—她之所以成為養父母想要的孩子是因為某(些)人不要她! Sally想像養父母來到孤兒院,一排排的嬰兒等著被揀選,Sally因咧著嘴笑討人喜歡而被挑中。到了青春期,她常和養父母爭執,此類想像帶來強大的罪惡感,「他們當初可是挑中了我呀,我怎能跟他們唱反調呢?!」

不孕的夫妻往往因為沒有自己的小孩而有強烈的失落感與哀傷。Sally常想,養父母在領養她之後已平復失落與哀傷,還是依然想要有自己的血脈?她沒有血緣相近的親屬,沒有和任何人長得像,她不知道自己的相貌與喜好是從哪裡遺傳來的,這一點讓她從小就覺得自己和同伴們不一樣。

她的確和大部份孩子不一樣,她的生命從連續三個失落事件開始-失去生父母、第一個及第二個寄養媽媽,然後來到一對不孕的夫妻身邊,三個背負失落經驗的人組成一個家庭。這些經驗經常是家庭的秘密,包藏在幸福版的故事之中。可惜幸福的包裝終究會被掀開,人們需要面對真實的經驗與感受才能獲得成長。

文章標籤

黃君瑜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