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日前開車時聽廣播,節目主持人正在談論一件以大學生為主角的新聞事件,受邀來賓提及此名學生時,頻頻以「這孩子」稱呼他。來賓不是此名大學生的父母,所以他口中的「這孩子」不是指「他的孩子」,而是把此人當小孩來看待。

前述情況並非特例把大學生當小孩的態度正充斥在大學校園裡:學生常翹課,所以學校要求老師點名;學習狀況不佳,學校定期將學生成績及出席狀況通知家長;學生不參加導師課,導師請吃飯以吸引學生出席;學生因睡過頭錯過考試,教官建議他們儘快就醫取得證明並准假;家長表示孩子沈迷網路遊戲,要求學校半夜關閉網路,類似情況不勝枚舉。

這些作為反映校方與家長對待大學生皆抱持一種態度學生自己作不到的,就由別人(校方、教師、家長等)來介入管理。其中值得思考的問題是大學生還是小孩嗎

我們對小孩或成人的能力與責任有不同的期待。簡言之,成人要有一定的理解社會運作與為人處事的能力要能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而小孩被認為是心智能力尚未發展完成的容易犯錯因而該被包容原諒的。

我國民法以二十歲為成年,在刑法則是滿十八歲被視為具有責任能力。法律對成年的認定反映社會觀點,可見台灣社會(曾經)認為十八歲最晚二十歲的青年人就得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奇怪的是,教育愈普及、資訊愈發達,年輕人卻愈發不能為自己負責,學校或家長介入愈多我們是不是該想想這其中出了什麼差錯?

或許可從以下幾方面來思考:

1.內在動機不足。許多人隨波逐流跟著別人唸大學,他們不知道大學裡提供的知識、活動與機會對其個人有何意義。有些人聽說學財經未來很有前()途,於是填了財經相關科系,對所學科目卻興趣缺缺,只等著拿文憑謀生路。殊不知進熱門科系意味競爭者眾,欠缺知識支撐的文憑亦難掙得一席之地。有些人宣稱對某科系很有興趣,將老師課堂講授的範圍讀得滾瓜爛熟,成績名列前茅卻從未自行觀察思考相關社會現象這些人是成績好的學生但不是好的學習者學習效果的良好指標不是出席率、分數、活動證明、或就業率,而是懂得思考、獨立判斷、解決問題。如果不是自己打從內心想做的,自然就應付了事了。

2.不了解學習的價值學生們為什麼隨波逐流為什麼以追求分數為目標因為大人們沒有從小教他們學習的真正價值你有看過小朋友自己用積木排出一座城堡的喜悅笑容嗎那是發自真心的成就感即使城堡倒塌孩子改變積木排列的方式重新堆砌起來體會到解決問題過程的樂趣這樣的經驗會讓孩子明白失敗不可怕,不放棄就能成功,更重要的是靠自己成功!如果找到一件事一個領域是讓人願意投注生命去做什麼困難都能克服

3.父母干涉太多父母親常擅自評論孩子們喜歡的事:「學畫畫沒有用」、「看漫畫將來能養得起自己嗎?」;要不就問「寫小說/參加營隊可以幫助你升學嗎?」那些孩子發自內心的動力被澆熄了於是漸漸不再探索漸漸只做父母讚許的事等到成年該為自己的未來決定負責時卻再也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如果父母一直用「我知道什麼才是你需要的、對你有益的」態度來對待孩子,除非孩子特別堅強勇敢否則只能把生命的權柄交出去,難以發展出探索決定並負責的精神。

父母的干涉往往出於自身的焦慮擔心孩子的未來不過父母真的知道什麼對孩子最好嗎大人習於用自己成長的經驗去安排孩子的未來問題是用過去二三十年的經驗怎麼預測未來的二三十年沒有人知道未來世界會如何我們今天能作的是培養孩子學習適應因應變化的能力所以,如果大學生還沒有學會為自己負責,我們該做的是幫助他們發展出自我負責的能力,引導他們面對自己的人生。視大學生為成人讓他們有時間與空間為自己作決定,也要讓他們為自己不當行為的後果負責

大學太過重視出席率或分數等表面指標無疑將學生幼很可能會誤導學生與家長使他們著重於表淺的行為而忽略學習或教育的深層價值。若是家長要求學校這麼做,校方理當說明教育理念爭取家長的認同,共同合作幫助年輕人進入社會。

好啦!我知道因為少子化問題有guts的學校不多了!但教育專業真的要變成服務業了嗎

IMAG2377_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君瑜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