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大學任教多年,數不清有多少學生問過我這個問題「我要不要考研究所呢?」。學生們普遍的想法是,拿了碩士學位比較好找工作!別人考研究所,我不知道大學畢業要做什麼,就跟著考吧!在我看來,「要不要考研究所」根本是個假問題!

怎麼說呢?考研究所一定要選擇考那一個所,所以應該先考慮自己的生涯方向,要將自己投身於那一項專業。例如法律、財經、心理、文學、生科或其它。先選專業,再考慮在特定的專業領域,拿碩博士學歷是不是會增加專業能力與就業優勢,再決定要不要讀研究所。很多學生反其道而行,先決定要跟著別人考研究所,再選擇考那個所,完全本末倒置。如果學生對臨床心理學有興趣,期盼未來能成為臨床心理師,那麼依心理師法規定臨床心理學碩士才有應考執照的資格,考碩士班就是必經之路。若是想當社工師、律師、營養師等專業人員,大學畢業就可以考照,研究所學歷就非必要條件,當然個人希望在專業上有所精進,進研究所就是一項選擇(但不會是唯一的選擇,職場上也有很多提昇專業的管道)。

在生涯諮商的歷程中,通常我們會鼓勵個案想得更遠,像是希望自己在三十歲、四十歲、五十歲過著什麼樣的生活,根據對未來的想像來思考怎麼從現在的狀態逐漸接近未來的目標,未來的藍圖愈清晰愈有助於自己的生涯規劃。在想像的過程中也會讓個人更清楚自己的生涯價值,比如說你想要賺很多錢、想要從事令人尊敬的工作(多金和令人尊敬未必劃上等號)或者想要收入穩定風險低的工作等。價值觀沒有對錯好壞,重要的是清楚自己重視的是什麼。很多人因為在乎別人的眼光進了熱門的科系或行業,到頭來發現擁有財富與地位未必換到滿足,才領悟到這些外在的條件不足以抵消工作的煩悶無趣。

這兩年考研究所的人少了,因為大家發現唸碩士未必有較好的出路與收入;社會經濟好時考公務員的人變少,經濟不好時考的人變多。這些都反映大家在選擇生涯時會受到大環境的影響。究竟在考慮生涯方向時要將環境因素放在多重要的位置?以教師工作為例,很多人認為受到少子化的因素,未來教師職缺會減少,所以以教師為志向很可能找不到工作,所以刪去此選項。即使如此,隨著師生比提高以及每年會有退休或離職的教師,新進教師仍有進入職場的機會。對於教育工作懷抱熱情的人,是不是能夠有強烈的企圖心、強化自己的競爭力,讓自己成為贏得職位的人呢?

熱門行業職缺多,競爭者也多,未必更容易就業。景氣循環幾年一次,現在景氣好,等到要進入職場時未必仍好。太注重環境因素很難抓得準,不如多探索自己的性向與興趣,選擇自己真心想要的未來,然後努力去追求。

很多學生告訴我,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我通常建議他們,去選修各領域的課,參加各種活動,體會一下,上那些課會引發你的好奇,想要多學一點;那些書讀起來津津有味,讓你廢寢忘食;那些活動令你印象深刻,想要再次參與。你的感受會告訴你興趣何在。

探索興趣的過程要付出努力,累積專業實力當然更需要努力,這些過程都不會是容易輕鬆的。如果以為所謂感興趣就是過程很好玩、很簡單,這想法離現實很遠。一分耕耘未必有一分收穫,但不付出努力就不會有實力。對於絕大部份口中沒有金湯匙的平民百姓,改變大環境很難,至少我們還可以嘗試找到自己熱情投注的標的,熱情能讓我們更有力量面對困難。盲目追求理想也許不切實際,完全向現實妥協的人生又太乏味,了解自己要什麼,同時考量職場因素,再加上一點冒險的勇氣,就邁開大步往前走吧!

IMAG0668.jpg  

arrow
arrow

    黃君瑜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