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心理治療Q&A (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個案在治療中要負的責任是說自己,說自己的經驗、遭遇、和別人的關係,以及自己的想法、感受與行為。心理治療有不同的理論學派,在以談話為主要形式的治療取向,例如精神分析/心理動力取向、認知、個案中心等,皆希望個案在治療歷程中儘可能的覺察自己的經驗,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感受。

很多個案問治療師,我一直說自己就會好嗎?我們不妨將心理困擾想像成一個雜亂的房間。房間之所以變成雜亂到惱人難以居住的程度,通常源於沒有良好的整理收納習慣,隨手將物品堆放在桌面、地板、櫃子、甚至床上,久而久之,連日常起居的活動空間都不夠了。這就像是焦慮、憂鬱、失眠等困擾的發展,源於個人沒有適當的調節情緒的方法,習於將每個事件所產生的困擾以逃避、忽略等方式應對,以為不要去想、去感覺,這些負面情緒就不會影響我們。但是,沒有適當處理的負面情緒還是會以各種形式干擾我們。

有時我們隨手將雜物塞進櫃子,眼不見為淨。當雜物多到連櫃子的門都關不上時,我們得按住櫃門以免東西掉出來。累積在內心深處的情緒就像櫃內藏不住的雜物,當它冒出來時,我們得花力氣去將它們排除在意識之外。一旦我們花愈多的力氣去壓抑情緒,可以用來應付生活各項事務的能量就減少了,此時就算沒有感覺到明顯的負面情緒如憂鬱、焦慮、憤怒等,也可能感到乏味、疲憊、做什麼都不帶勁、懷疑人生的意義。

想像一下,如果有人陪我們一起整理那些堆積如山的雜物,會不會變得容易些?治療師的工作就是與個案一起處理內在的情緒。那些個案自己無力處理、無法消化的經驗,在治療師陪伴下,得以重新體驗、逐漸釐清,在此過程中個案對自己產生新的認識,得到支持,找回失去的力量。或許有一天,你覺得是時候整理那些被你塵封已久的與前夫的合照了,你拾起其中的一張,想起當時的情景,勾出一些感受,你可以說出來,因為你知道對方願意聽而且聽得懂;然後,你可以決定把它掛在牆上、收進相簿、或者丟棄。就這麼一點一點的,你的空間將變得清爽整潔、舒適宜人。

文章標籤

黃君瑜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心理治療怎麼進行是個複雜的問題,很難用三言兩語說清楚。先談談一般民眾對心理治療進行方式的想像好了。

紅極一時的電影「無間道」裡梁朝偉躺在躺椅上跟心理治療師說話,所以個案要躺在沙發上說話?這種個案躺著、治療師坐在個案背後的型式是精神分析,是一種心理治療的型式,但並非目前最普遍的。現今較普遍的個別心理治療型式是個案與治療師面對面坐著談話

至於談什麼、怎麼談?很多人以一般的門診來想像-病人坐在診間跟醫師報告自己頭痛咳嗽流鼻水三天了。接下來醫師會進行聽診、量體溫、診斷、開藥,要你多喝開水,然後病人領藥回家。依此類推,心理治療大概也是個案先報告自己的問題,然後心理治療師給予建議。

事實上,心理治療師很少給予建議,就算提供建議,也未必是主要的策略。治療師不直接給建議是因為給建議通常沒有太大幫助。在台灣,人們遇到心理困擾或生活壓力,可能會先尋求朋友、家人的協助、求神問卜、上網查詢相關訊息。可想而知個案在走進治療室前已聽過也試過各種建議但效果有限。因此,要讓個案從他們的問題中脫困,重點不在於具體的行為策略,而是個案自己無法察覺的盲點或無力擺脫的處境。不同取向的治療聚焦點有所差異,大致而言,治療師透過對談協助個案探索他何以陷入情緒的泥淖,讓個案對自己的個性、想法、情緒調節、行為等面向有更深的了解。有些個案在了解之後問題自然緩解;有些人可能需要學習新的行為模式,此時或許需要治療師的示範或指導,個案再將之運用在生活中,更好的方式是由個案自己發展出適當的行為,既可促進適應,又可提昇自我效能感,增加自信心。

文章標籤

黃君瑜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依目前的法令規定,可從事心理諮商與心理治療工作的專業人員有臨床心理師、諮商心理師、精神科醫師,精神科社工師與精神科護理師亦可,但後兩者通常在醫院或社福機構提供服務,未獨立開業。

要尋求心理諮商或心理治療有幾種管道:

  1. 1.醫院/診所的精神科或身心科,跟醫師說想接受治療,醫師會為你轉介至心理師進行治療。有些人以為去看醫師就必須吃藥,其實大部份醫師都願意與病人溝通,若病人的病情不需要服藥只接受心理治療也是可以的。有些醫院有開設臨床心理門診,由臨床心理師直接提供服務,不必透過醫師轉介。
  2. 2.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開設。
  3. 3.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開設。
  4. 4.心理衛生中心:台北市各區心理衛生中心有提供心理治療服務。民眾可就近求助。

 不論到何種機構尋求心理諮商或心理治療服務,請先認明中華民國政府發給的專業人員執照。執照的意義在於由政府把關,人員須通過一定的訓練與考核才能取得執行專業服務的資格,目的是保障受助者的權益。醫院裡的專業人員都會隨身配戴證件,治療所或諮商所依規定須掛出專業執照,個案可要求查看這些證明文件。

有些人僅出示通過某個學會或機構的特定治療法訓練證書,表示自己具有執行XX療法的資格。這很容易令一般大眾誤解為此人有資格執行心理諮商或治療,這就像是宣稱會針灸但沒有中醫師執照一樣,是不合法的密醫。臨床心理師或諮商心理師須具有臨床心理或諮商心理碩士學位,此學位之取得包含至少兩年的學術訓練及一整年的全職實習,對人的心理發展、病理現象及治療有基本的認識與實務經驗,取得執照後亦須接受在職教育,這是單一短期的某種療法訓練所無法企及的。尋求心理服務的人通常在心理脆弱的狀態,需要有合倫理的態度與足夠能力者來提供服務,而專業人員的服務受政府相關單位規範與管理,能給社會大眾某種程度的保護

文章標籤

黃君瑜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目前最普遍的個別心理治療頻率是一週一次,每次約45-60分鐘。此種時間設計考慮到一般人持續專注的時間長度,就像學生在學校上課50分鐘就休息10分鐘一樣。曾有個案問我,他大老遠跑來治療,能不能把整個下午都給他呢?個案或許很希望治療師給他更多時間,陪伴他、傾聽他的心聲,但是單次時間延長,效果不會加倍,反而可能因彼此的專注力降低影響效率。

治療中所進行的心理探索需要一些時間發酵,一週一次的間隔可使個案有些時間思索消化,而且容易使個案在療程中建立一種規律,將治療視為對其生活具有重要性、必須排出時間來進行的活動。若是延長間隔為兩週或更長時間,其重要性被稀釋,縱使療程很長,治療的效果也不易顯現。

如果治療已進行到結案階段,可能在治療師與個案雙方討論同意之下,將頻率改為兩週一次,如此可觀察個案對於治療在其生活中逐漸退場的適應力,為治療關係之結束作準備。

另外,大家常在電影上看到的,個案躺在躺椅上,治療師坐在個案後方的治療形式是精神分析。精神分析的頻率通常是一週三次以上,此種頻率有助於進行個人內在深層的探索,但因時間與金錢成本較高,在台灣願意接受此種治療形式的個案不多。若你渴望對自己的內心世界有深入的了解,精神分析或心理動力治療法是很好的選擇。

文章標籤

黃君瑜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先說結論,你可以把心理治療和心理諮商看成是一樣的。有些人說,兩者的差別在於心理諮商是針對一般人,心理治療是針對病人。也有人認為,心理治療進行的深度比心理諮商來得深。其實,這些觀點並沒有共識。不同訓練背景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事實上,如果你找機會到圖書館翻翻那些談心理治療或心理諮商的書,你會發現書中所涵蓋的理論與技術幾乎是相同的,這正是我說可以把這兩者當成相同的主要理由。因此,對於個案來說,你把自己所接受的協助稱為心理諮商或心理治療,其實只是用語不同而已。你的治療或諮商會以什麼樣的歷程或深度進行,取決於你的治療師/諮商師的訓練背景以及你與治療師/諮商師如何合作。

據我觀察,個案比較喜歡說自己接受的是心理諮商,而非心理治療。原因可能出在「治療」兩個字。通常「治療」指的是對疾病的處置。個案不稱自己在接受心理治療,多少帶有不認為自己生病的意味。有趣的是,那些購物台在賣醫美產品的不也以「療程」來稱呼那些處置嗎?接受醫美處置的人大多不是為了治病,而是期待更美麗,但他們倒不在意說他們在進行醫美療程!說到底,人們還是對於自己需要接受心理協助有所顧忌,似乎這表示自己有無法克服的脆弱之處,而這多少會威脅自尊,又擔心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怕失面子。

若是因為這些顧忌而不願尋求專業協助,繼續忍受心理痛苦,值得嗎?最近很多人瘋慢跑,很多人買雙跑鞋就上路了,練習一段時間速度快了、距離長了,然後碰到瓶頸了。此時你可能會問跑友、去查書、上youtube看動作示範,你可能解決了部份問題,但是還有一些是自己無法明白更難以改善的。接下來,你可以找個教練指導,教練會看出你的問題,帶著你練習,幫你校正姿勢,讓你跑得更省力、更不易受傷。心理治療的功用就如同跑步教練。你可以先試著靠自己,但是每個人都有盲點,早點找專業人士幫忙,可以縮短忍受痛苦的時間。


文章標籤

黃君瑜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理治療的效果包含不同的面向,依據改變的深度、療程所需時間、療效的持續性,大致上可區分為三個層次,以下分別說明之。

      第一、減少心理困擾與症狀:

         不論是憂鬱、焦慮、易怒、失眠、疲倦等症狀,或者已經達到心理疾病的診斷標準,抑或壓力引發的心身症,如大腸激躁症等,這些令人困擾的心理與生理反應,可以藉由心理學的方法使其緩解或治癒。

      第二、調整長期的不良模式:

文章標籤

黃君瑜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