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療的效果包含不同的面向,依據改變的深度、療程所需時間、療效的持續性,大致上可區分為三個層次,以下分別說明之。

      第一、減少心理困擾與症狀:

         不論是憂鬱、焦慮、易怒、失眠、疲倦等症狀,或者已經達到心理疾病的診斷標準,抑或壓力引發的心身症,如大腸激躁症等,這些令人困擾的心理與生理反應,可以藉由心理學的方法使其緩解或治癒。

      第二、調整長期的不良模式:

         一般人可能以為是壓力事件導致心理疾病或症狀發生。其實導致心理疾病發生的因素除了壓力還有引發疾病的素質(特異質/脆弱性)。所謂的素質,指的是使人容易罹患某種疾病的特性。像是負面思考就是使人容易罹患憂鬱症的素質之一。這些素質有些是天生的,有些是後天逐漸養成的。具有某些疾病素質的人遭遇難以應付的壓力事件就可能引發心理症狀或疾病。例如情緒調節能力弱的人經歷失敗或人際分離(分手、離婚、喪親等)等壓力事件就比情緒調節能力好的人更容易發病。心理治療的目標不只是去除或緩解症狀,還希望個案在治療中調整長期以來不良的心理模式,包括思考、情緒調節、壓力因應、人際互動等各種足以影響心理適應的機制。希冀藉由改變內在心理機制,未來個案在面臨壓力時能有更好的適應,以減少再發病的可能性。

      第三、促進人格正向發展與成長

         不論是處理症狀或調整不良心理模式,目標都是減少負面的部份。心理治療的功能不只如此,還可以幫助個案對自己有更深的認識,促進人格成熟發展。以生理健康來類比,過去我們認為沒有生病就是健康,一旦生病,接受治療,去除症狀就表示恢復健康。然而,現在對健康的觀念改變,沒有生病不是最佳的健康狀況,若能擁有充滿活力、希望、幸福的感受,又能關懷社會,才是最佳的健康人生。所以,人們若要從沒病的狀況朝更健康的方向移動,人們會調整作息、飲食、規律運動,有社交生活等方式來達成。大部份的人了解如何照顧自己的生理,卻鮮少照顧自己的心理。因此,那些沒有明顯心理困擾的人,若想有更健康的心理狀態,心理治療是一種途徑。

 

如果目標只是減少症狀,通常進行每週一次、持續3-6個月的短期治療,個案會感覺到有些改善。當然,改善的程度因人而異。若是要達到第二層次,改變長期以來心理的不良機制,得多花一些時間,療程愈長,效果愈好。想要達到什麼樣的目標,進行到何種程度,由個案考量自己的狀況與對治療的期待來決定。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心理治療 人格發展
    全站熱搜

    黃君瑜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