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個案在治療中要負的責任是說自己,說自己的經驗、遭遇、和別人的關係,以及自己的想法、感受與行為。心理治療有不同的理論學派,在以談話為主要形式的治療取向,例如精神分析/心理動力取向、認知、個案中心等,皆希望個案在治療歷程中儘可能的覺察自己的經驗,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感受。

很多個案問治療師,我一直說自己就會好嗎?我們不妨將心理困擾想像成一個雜亂的房間。房間之所以變成雜亂到惱人難以居住的程度,通常源於沒有良好的整理收納習慣,隨手將物品堆放在桌面、地板、櫃子、甚至床上,久而久之,連日常起居的活動空間都不夠了。這就像是焦慮、憂鬱、失眠等困擾的發展,源於個人沒有適當的調節情緒的方法,習於將每個事件所產生的困擾以逃避、忽略等方式應對,以為不要去想、去感覺,這些負面情緒就不會影響我們。但是,沒有適當處理的負面情緒還是會以各種形式干擾我們。

有時我們隨手將雜物塞進櫃子,眼不見為淨。當雜物多到連櫃子的門都關不上時,我們得按住櫃門以免東西掉出來。累積在內心深處的情緒就像櫃內藏不住的雜物,當它冒出來時,我們得花力氣去將它們排除在意識之外。一旦我們花愈多的力氣去壓抑情緒,可以用來應付生活各項事務的能量就減少了,此時就算沒有感覺到明顯的負面情緒如憂鬱、焦慮、憤怒等,也可能感到乏味、疲憊、做什麼都不帶勁、懷疑人生的意義。

想像一下,如果有人陪我們一起整理那些堆積如山的雜物,會不會變得容易些?治療師的工作就是與個案一起處理內在的情緒。那些個案自己無力處理、無法消化的經驗,在治療師陪伴下,得以重新體驗、逐漸釐清,在此過程中個案對自己產生新的認識,得到支持,找回失去的力量。或許有一天,你覺得是時候整理那些被你塵封已久的與前夫的合照了,你拾起其中的一張,想起當時的情景,勾出一些感受,你可以說出來,因為你知道對方願意聽而且聽得懂;然後,你可以決定把它掛在牆上、收進相簿、或者丟棄。就這麼一點一點的,你的空間將變得清爽整潔、舒適宜人。

 10981702_10203591837430152_2500040842296076296_n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心理治療 心理諮商
    全站熱搜

    黃君瑜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