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此問題是新手心理師普遍存在的問題,不只會出現在心理治療,也會出現在心理衡鑑工作中。這問題會如何顯現呢?

    在督導時,一邊聽心理師報告,有時會升起疑惑:「為何此時問這個問題?」、「為何要收集此項資料?」這些疑惑來自此時心理師向個案提出的問題與個案的困擾或醫師轉介的目的沒有關聯,或者從會談脈絡來看,也難以理解為何從先前的會談主題跳到這個問題。簡言之,會談的主題缺乏邏輯與連貫性,看不出心理師的目的為何-到底要評估什麼問題、到底要從何角度介入,讓人一頭霧水。像這種情況,就是知識架構鬆散混亂所導致。

    初學心理衡鑑或治療的人,往往只著眼於技術性問題,例如,作人格衡鑑時要收集那些資料、如何安排問題的順序、怎麼問(用詞遣字)比較容易問到所需的訊息等。至於為何評估人格需要收集這些資料、怎麼從這些資料去推論一個人的人格,經常是不清楚的。治療時亦同,新手很在意自己是否執行同理、澄清或反映等技術,可是個案究竟要走過什麼樣的歷程才能逐漸獲得療癒,治療師可能說不上來。

    這些困難源於尚未形成對人類心理的有效知識架構,意指可以用來理解人、改變人的工作模式(working model)。這個知識架構必須能夠解釋人的性格、認知、情緒、行為、生理與個人經驗等面向之間的關係;要能解釋人類心理發展的正常歷程、那些因素會導致異常、異常的情形會如何變化、不同的異常狀態間有何差異等。而用此架構理解人之後,自然導引出協助個案改變的方法,同時可以預見介入後的可能途徑,這才算是有效的工作模式。

    人類心理如此複雜,要形成有效的知識架構本來就不容易,需要日積月累的努力嘗試整合理論、研究與實務經驗才能建立。在經驗不足的情況下,新手可以做的是先整理自己學過的知識,那些基礎心理學(人格/發展/社會/認知心理學等)課程內容還記得嗎?看清楚理論與人類行為之間的對應嗎?能應用在實務工作中嗎?許多學習臨床或諮商心理學的人以為自己只要把臨床或諮商的課程學好就可以了,這真是天大的誤會!臨床或諮商心理不是技術性工作,需要對人性有深刻的理解,這得有充足的知識作後盾,再加入抽象推理與邏輯思考,否則對人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的層次,光在報告裡堆砌專業術語,卻走不進個案的內心世界。

    此外,我也建議新手治療師應深入了解治療學派或理論的人性觀。人性觀說明對人的基本假設、並由此引出何以出現困擾與如何治癒。各治療學派根據其人性觀發展出技術,除非你相信特定學派的人性觀,否則你不可能運用它。而各學派皆有其限制,亦應了解其適用性與限制。以認知治療為例,許多治療師認為它容易理解好操作,因此碰到憂鬱症患者便直覺性的採用認知療法,不斷嘗試尋找個案的負面、非理性想法或扭曲的訊息處理歷程。真的所有憂鬱症患者都想錯了嗎?如果他從小都沒有得到足夠的愛、從來沒有在他人眼中看到自己的價值,他被愛的需求要如何滿足?如何相信自己的生命有價值?如何能不憂鬱?倘若治療師在了解個案憂鬱的形成歷程之前,就先認定他的認知問題導致憂鬱,很可能在無意間就傳達了「治療師認為是我自己的問題」給個案,而這正好再次重覆了個案生命中的不被愛與認可。每位個案適合採用何種療法是個複雜的問題,在此我要表達的是,「先了解再介入」是臨床工作的基本原則。

 IMAG2382_1  

arrow
arrow

    黃君瑜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