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檢視新手治療師的治療歷程逐字稿時,經常看到個案原本在談某個主題,當他停下來時治療師突然開啟另一主題,硬生生地,從會談脈絡無法理解何以有此轉折。

       詢問當時的狀況,往往是治療師難以忍受停頓或沈默,只好匆忙之間丟出一句話來填補空白。治療師對沈默的焦慮,經常來自對治療的誤解,以為在治療中的對話應該流暢地進行著,當對話停滯,治療的樣貌不符合治療師的期待,便威脅他的自尊,認為自己不是稱職的治療師。

       沈默表示治療師做得不好嗎?未必如此。治療中的沈默有很多可能的意義,或許是個案正在思考;可能是個案擔心再說下去會揭露不願表述、無法面對的內在世界;可能是個案擔心治療師對他的看法;若在治療師給予詮釋之後個案陷入沈默,可能是個案正在嘗試檢核此詮釋的正確性。當然,沈默也可能是表示對治療或治療師的抗議。

       沈默有著如此複雜多重的意義,當它出現時,治療師若能克服焦慮,仔細推敲沈默在此時此刻出現的各種可能意義,將是讓治療再往前推展的契機。至於如何處理沈默,治療師在接受訓練的過程中,一定有學過。

       從另一角度觀之,治療情境也是一種人際互動情境。治療師對治療中出現沈默的尷尬,可能反映治療師本身的人際互動模式。在日常生活中與人互動,一旦無言就不知所措?在當下有什麼想法呢?擔心對方不喜歡你?覺得和你在一起很無聊?期許自己十分討喜,與人互動絕無冷場?有那些經驗使得你這麼想,而且持續以此模式在各式人際情境中運作?試著深入探索自己的內在世界,不僅能更了解自己,也能避免自身狀態干擾治療工作。

arrow
arrow

    黃君瑜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