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臉愁苦的年輕人訴說著他的憂鬱,「我當年第一名考進建中,但是沒有讀好,大學只考上第二志願」。我心頭一震,「只」考上第二志願,那已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校系了,對他卻是個失敗的經驗。「我大學也沒有讀好,從沒有得到前三名,到了大四,我想,或許我不適合留在這個領域,所以我去考了法律所」。我想起他個人資料上那個頂尖的校名。「剛進研究所時,覺得很挫折,因為同學都比我懂法律」這不意外,畢竟大多數同學是法律系畢業的。「到了碩一下,感覺有跟上同學,可是現在同學們都已有論文方向,我一點頭緒都沒有,我想我是不是又選錯路了。指導教授看我很消沈,建議我來作心理治療。」。

一般人會認為這位年輕人已是天之驕子,聰明絕頂,大學研究所唸的都是名校的熱門科系,又有兩種專業,未來進入職場一定有光明遠景。可是他自己認為這樣不夠好,到底要多好才能使人相信自己夠好呢?

我們的自信心不是與生俱來的,通常要以成功的經驗累疊出自信。然而,如何界定成功?孩子對成功的定義是自小父母賦予的,如果孩子拿回98分的成績單,父母只在乎沒得到的2分,孩子就算拿到第一名也會覺得不夠好,因為在孩子心中,父母親的肯定與接納才是最重要的,他人再多的讚許與欣羨也抵擋不了父母淡淡的一句「那些落在你後面的建中同學贏過你了」。父母親以為如此會讓孩子學會謙虛,願意繼續追求更高的成就。殊不知,孩子已將挑剔的父母植入內在,形成自我的一部份,得不到父母肯定的孩子也無法悅納自己,就算有社會稱許的成就對他已沒有意義。

有些人認為,類似這個個案的問題是追求完美,讓他用理性的思考降低標準就好了。問題是,個案怎麼敢降低標準?現在的表現在父母眼中、自己心中都不夠好了,降低標準豈不是對自尊造成更大的威脅?許多個案的父母在得知孩子的痛苦之後不再要求成就,希望孩子快樂生活,但此時孩子會將父母的改變解釋為「我讓他們失望了,所以他們放棄我,對我沒有期待了」。對於這些個案,治療的方向或許要放在幫助他們覺察內心對於被接納、被愛的渴望,重新看待並調整他與自己及他人的關係;有了彼此信靠的關係,或許他們才能相信自己的價值不光是建立在成就上,不必再以成就去換取愛。

  杯1.jpg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完美主義 憂鬱 心理治療
    全站熱搜

    黃君瑜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